当今的口腔修复是以功能和美学为主导的临床实践,而功能的基石是咬合;牙合学理论和技术贯穿于口腔各学科,特别是修复咬合设计、重建、检查、调改、治疗的基础;咬合因素是修复体功能的基础,对牙合学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或对咬合问题的忽略,将导致修复的失败和口颌系统功能的损坏;口腔(特别是修复)医生必须掌握牙合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从“镶牙匠”向“修复医生”的华丽蜕变。
课程亮点:
●具体病例的完整治疗过程详解
包括疾病的最终诊断、治疗目标、治疗计划以及全部的处置细节。
●现场做病例,即学即用
●注重医生技师协同配合,消灭沟通盲点
●讲师手把手个性化指导实际病例
●弥补研究生教育中的缺失环节
Elod Úry
医生
●1996年起匈牙利肖普朗私人开业
●2013年至今于Slavicek跨学科临床治疗学院生命生物学系及
人类学系合作PhD项目——“几何形态
●“跨学科咬合重建数字化诊断与分析”研究
●Slavicek跨学科临床治疗学院讲师
●Slavicek跨学科临床治疗学院讲师
●Slavicek跨学科临床治疗学院科研指导团队成员
●Slavicek跨学科临床治疗学院暑期学校科研指导团队成员
Stefan Thunert,
Master Technician
技师
口腔医学硕士
●德国斯图加特口腔技师
●专长为口腔功能及美学相关技术
●自2001年起采用Slavicek系统技术理念,于多个国家进行各类口腔技工课题相关的课程及讲座。
●2011年于奥地利多瑙大学获得口腔医学硕士学位。
●自2014年成为Slavicek国际讲师,与Slavicek教授一起完成在维也纳、德国及中国的教学。
A模块:“初级诊断与(牙合)垫治疗”
第1天诊断与结论
-完整的诊断记录
-鉴别诊断以及问题列表
-治疗目标的确立
训练学员学会制定治疗计划
-针对患者
-针对治疗过程(包括不同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第2天咬合平衡性检查
-病例展示和讲解
-学习检测创伤性咬合干扰
-老师指导学员进行操作
第3天初步治疗:牙合垫治疗
-学习制作牙合垫
包括:紧急牙合板,肌松弛牙合板,再定位牙合板。
-讲师协助学员完成牙合板的制作、安装以及调整
模块 B“诊断蜡型与数字化功能微笑设计”
第1天 病例讨论
-来自学生的病例
-Slavicek教员准备的病例
-病人与病例管理
第2天 诊断蜡型和数字化功能微笑设计
-从技术层面阐述诊断蜡型的制作过程
-通过诊断蜡型的制作验证之前的治疗目标
课程将演示从一个I类关系的蜡型开始,在诊断蜡型制作过程中进行以下评估:咬合垂直距离的变化,后牙咬合支持,牙弓弧度,咬合引导,咬合曲线以及美学参数。诊断蜡型的细节信息可以通过制作诊断饰面的方法复制到患者的口内,并且可以在口内进行进一步的直接调整。这一步骤可以将后续治疗中的不确定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3天全口义齿咬合设计
-巩固咬合理论(初级课程)在无牙颌患者的缺牙空间内合理的排牙,使得牙齿同时满足美观和功能。
-运用牙合因素和功能曲线的概念,进行无牙颌病例完整的排蜡牙操作练习
-课程中除了咬合和美学分析以外,类似于印模制取,支架设计,种植支持分析及其实现等方面的内容也将在课程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模块C“修复前正畸治疗”
-来自学生的病例
-Slavicek教员准备的病例
-后续补充的病例
第2天制作错颌畸形病例的蜡型
-重建错颌畸形病例的咬合接触
-使用全可调牙合架制作诊断蜡型
-将咬合功能因素体现在诊断蜡型的制作过程中
第3天修复前正畸教程
-如何保留天然牙在治疗中与义齿形成功能性整体
-考照咬合功能原则,在修复治疗中作用
-了解修复前正畸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包括:参照天然牙咬合的修复设计,牙弓形态的建立,形成种植修复空间,牙冠或固定桥的理想位置,美学和功能需求的实现,以及错颌畸形的矫正。
模块 D“临时修复”
第1天病例讨论
-来自学生的病例
-Slavicek教员准备的病例
-后续补充的病例
-病人与病例管理
第2天修复前种植教程
-种植体的位置与咬合力之间的关系对于义齿修复的长期稳定和种植体的寿命的重要作用
-种植治疗过程要与整体治疗计划合理的结合。
-从Slavicek学院的理念出发,在多学科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种植专家的参与。此部分课程仅包含理论授课。